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制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由于这是一门专业课,与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不同,它的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十分密切,为此,本课程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安排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具有一般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合理地选择工艺最优方案,为能进行合理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维修及使用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具有设计工艺装备的能力,了解亚微米工艺、纳米工艺的一般知识,探索我国超精密加工应采用那些方法,以及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学习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些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机械设计制造等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实验主要是在理论教学以后安排学生进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给出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零件图纸,要求学生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零件检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机械零件加工方案的选择,掌握机械加工常用工装设备的使用,掌握获得精度的基本加工方法,理解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

    课程实习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使学生接触工人、了解工厂、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提高思想、扩大知识、增强智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熟悉各种生产批量的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及其所用技术文件,对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做较深入地分析,深入了解有关工具、夹具、辅具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并对其制造过程有一般了解,了解有关专用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并对其附件有一般了解,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量具量仪的使用和维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了解和研究工厂的技术改造,革新和新工艺。了解计算机在生产中的使用,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以及有关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虚心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进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习之后的又一个教学环节。把本课程中有关机床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密切结合实际,培养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制造工艺能力和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各类课程有关知识(如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切削原理、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来分析合理的工艺及解决夹具设计问题,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夹具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