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名称: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Term Project on Die and Mould Design

课程总学时: 3周           课程总学分:3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进行了课程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学会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课程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学会能够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密切结合实际。培养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各类课程有关知识(如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切削原理、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来分析解决夹具设计问题。在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方面,也能得到锻炼。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 通过设计作业,培养结构设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介绍夹具设计的设计程序,分配设计题目,提出设计要求:

1. 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表1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机械加工工序图1份、夹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1套、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2.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用途、性能、技术条件及毛坯情况,编制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3.根据所要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加工内容、技术条件和采用的机床、刀具和有关辅助工具;确定本工序工件的定位基准、定位和夹紧方案,最后绘出工序草图。在工序草图上标出被加工面、定位基准面、夹紧力方向与作用位置、本工序尺寸和公差、加工面的表面光洁度和有关技术条件。

4.按1:1比例绘制夹具总图的结构草图。进行方案的讨论、审查和修改。

5.绘制夹具装配图并构建其三维模型。图上标出夹具的外形轮廓尺寸、工件与定位元件的配合尺寸、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和其它装配尺寸;规定相应的尺寸公差和有关技术条件;编制零件明细表。

6.选择1-2个夹具的主要零件(需含夹具体零件),绘制其零件图。

7.编写夹具设计说明书。其内容及顺序建议如下:

1)封面(按所提供的论文封面格式打印)、2)设计题目及其设计任务零件的三维立体图、3)目录(标题及页次)、4)序言

5)设计具体内容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

(4)本工序加工要求,包括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确定;

(5)夹具结构方案分析确定

a. 定位方案确定,选取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b. 刀具导向或对刀装置确定;c. 夹紧机构方案确定,计算切削力及夹紧力;d.其它装置和夹具体确定;

(6)夹具精度分析,包括定位误差分析、夹具制造与装夹误差分析

(7)夹具结构及操作介绍;

(8)本设计的主要优缺点。

四、考核方式与方法

根据答辩和夹具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进行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金属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国家标准——机床夹具零部件》等。